當代藝術,如何看【長銷經典版】:藝術家觀點,帶你看懂作品

How to See: Looking, talking, and thinking about art

作者:大衛.薩利

〈1980年代,到底好在哪?〉

我差不多七、八歲的時候,有個電視節目叫做《信不信由你!》(Ripley’s Believe It or Not!)。其中有一集我印象特別深刻,內容是有個傢伙說他把自己的車子吃掉了。他花了四年的時間,方法是把車子剁成碎片,每天吃掉一小塊,這個傢伙想辦法把整輛車都吃進肚子,包括方向盤、鉻鋼、輪胎,全部。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創造藝術。

這就是今天的情況。當代藝術可分成兩大陣營。其中一邊存在連綿好幾百年不曾間斷的作品,我稱為圖像性(pictorial)藝術;另一邊的數量正在增加,在態度上比較是展演性的(presentational),也就是說,因為意圖和傳遞系統或藝術脈絡而顯得特別的藝術。在這兩種世界觀裡,一種把藝術界定為自我表現,另一種則主要是把藝術解讀為一組文化符號。這聽起來有點像是杜象對於視網膜和大腦的老派分法,但是這個天平的傾斜程度,是六十年前的杜象很難想像的。在二十世紀的最後幾十年,因為強調理論而讓藝術的一條基本誡規失去功效,或說受到嚴重侵蝕,那就是以往所謂的臨在(presence),或靈光(aura)。說得直白一點,一件藝術作品之所以能散發靈光,是因為藝術家把能量轉移到作品上,一種美學版的熱力學原則。今天,很少人會去捍衛這種說法。問題是,我們有什麼東西可以替代呢?

最近,我去蘇黎世造訪友人布魯諾‧畢曉夫伯格(Bruno Bischofberger)的宅邸,他是位大收藏家,也是挪用派藝術家麥克‧畢德羅(Mike Bidlo)的經紀人。在布魯諾的客廳,有一扇窗戶面對蘇黎世湖的景色,窗戶旁邊擺了畢德羅模仿杜象的腳踏車輪。你知道嘛,就是那個上下顛倒安裝在一張簡單木凳上的車輪。杜象的原作本來就是用可以買到的商業品組裝而成,畢德羅仿製的腳踏車輪雖然和原作一模一樣,但卻缺乏「臨在」;事實上,它就跟釘死的門釘一樣死。奇怪——為什麼會這樣?它明明就是一模一樣的摹製品啊!我們站在布魯諾的客廳,看著畢德羅的這件雕刻時,布魯諾的太太幼幼(Yoyo)提出一項精闢觀察:「藝術家的作品有的有臨在感,有的沒臨在感,雖然任何東西都可以有臨在感,但沒有任何東西必然會有臨在感。」這聽起來好像魔法,但是看著杜象的腳踏車輪原作——在這個案例裡,原作是個有趣的字眼——你會感到滿足。它有一種靈光。但這個摹製品就不然。單用脈絡,以及隨之而來的預期,真的足以解釋其中的差異嗎?

老派觀點和後來追隨杜象的許多徒子徒孫的觀點,兩者的差異不只是表現的藝術和抽離的藝術,或是暖藝術和酷藝術之間的分別;酷藝術也可能是極為圖像式的,而許多藝術,也許該說我們記得的大多數藝術,都會設法讓自己同時具有圖像性和展演性。就跟生命中的許多事物一樣,這是把重點放在哪裡的問題,換句話說,是一種感性問題。藝術經常是想法的產物;關於空間和物質性;文化史和認同;時間和敘事;再現風格和影像本質等等。在我們今天依然會談論的藝術裡,這些想法都是由形式來體現。當然,在藝術裡沒有什麼東西是非此即彼;甚至連這個說法本身都可以是矛盾的。大多數的圖像性藝術也都包含某種展演性的成分。展演性會以某種方式包含在裡頭。成熟洗練的繪畫都是具有自覺的,它們會表現自我。事實上,我會說,藝術就是要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;彼此牽制。

然而,自從1968年杜象去世隨之被奉為聖人之後,展演性的藝術開始暴增;開始取得上風。隨著當代藝術的觀眾逐漸增長,受過大學教育的藝術家快速膨脹,以傳輸系統(delivery system)本身做為努力目標的藝術,開始蓋過傳輸內容的風采。這種藝術走向之所以繁榮興盛,原因很多,其中最重要的,是跟簡單的人口統計學有關:去唸藝術學校和參與策展工作的年輕人大幅增加。另一個原因也是受到人口統計學影響,那就是國際藝術博覽會和雙年展的旅遊模式興起——藝評家彼得‧施捷爾達(Peter Schjeldahl)把這稱為「節慶主義」(festivalism)。藝術的脈絡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形塑了它的產物。

坦白說,展演式藝術的大量增生讓我的心情隨之下沉。我們不願面對的真相是:展演藝術比創作藝術容易。挑選藝術比創新藝術容易。這麼說可能會把你們搞糊塗,因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幾個圖像創新者,例如安迪‧沃荷等,看起來除了挑選之外什麼也沒做——但這是錯覺,借用美容業的說法,你在化妝椅上畫了半天,就是為了化出看似沒化的自然妝容。想做出真正能吸引目光的東西,特別是要讓人重複觀看的東西,需要用獨一無二的充沛活力把知識、視覺和文化的面向整合起來。迴避這項整合工作的藝術,不太可能長久吸引人們的關注,原因很簡單,因為它下的賭注比較少。當你心存僥倖,不敢繃到極限,情感的力道就會減弱。久而久之,這樣生產出來的作品就會有點評論的味道。

從不逃避戰鬥也不怕說刻薄話的法蘭克‧史帖拉(Frank Stella)說:因為讀了杜象,過去二十五年來,如實主義的藝術(literalist,即低限主義)透過展演行為來界定自己。藝術家試圖小題大作,歌頌自己有能力從日常生活中挑出一些物件和活動,把它們擺放到不同的脈絡裡,也就是美術館或藝廊的脈絡。如實主義認定,展演的藝術和創造的藝術可以平起平坐,藉此對繪畫提出挑戰,但我們必須認知到它的輕率不認真。我很想把這種如實主義的變種打發走,但它已經變成藝評家的新寵兒,因為藝評家一眼就可以認出來。也就是說,藝評家很快就發現,他們可以輕輕鬆鬆處理這種藝術,因為那種藝術很積極地想用打字技巧來界定自己。

流行變來變去。藝術圈令人沮喪的一點是,它願意容忍人身攻擊,假裝是在捍衛某種價值。對1980年代藝術的批判,大多都是赤裸裸的菁英主義。人們不喜歡某幅畫,是因為不喜歡畫畫的人。藝評家羅伯‧修斯(Robert Hughes)對1980年代藝術的惡意攻擊,還包括對收藏家的蔑視,而那句自鳴意滿到處亂噴的「為新貴打造的新藝術」,說得好像法爾內塞(Farnese)或波各塞(Borghese)家族在他們那個時代有什麼不同似的。今天,我們可以看出,修斯那些修辭的本質就是討人厭的勢利眼。

不過,讓我們回到再現的問題。一件作品複製得好不好,對它的普及度有很大的影響力,這種情形已經維持了一段時間,至少從畢卡索開始;例如1960年代以來最受好評的藝術家,他們的複製品看起來都很棒。這並不表示,那些作品沒有同樣強大的實體臨在感,而是說,大多數民眾主要還是透過複製品來熟悉藝術品;有幸能親炙畫作的人畢竟是少數,而那些奢侈到可以和畫作一起生活的人,更是有如鳳毛麟角。不過這種情形和我接下來要說的並不相同:有些具體存在於三度空間裡的藝術,出現在雜誌裡的模樣似乎比在實體更吸引人。兩者到底差在哪裡?把藝術當成一種奇觀是來自不同脈動,特別是藝術總監(art director,藝術指導)的脈動,可說是觀念藝術的遺澤和圖像反諷的融合。

藝術指導是一門指導關注力的科學,但往往是騙人的;那個地方往往會讓人以為你比真實的你更聰明或更有吸引力。藝術指導的大獲全勝,讓藝術界越來越受到它的束縛,讓藝術淪為替反諷服務,替反諷式的形式展演服務,兩者的差別就在於藝術的訊息。就像我先前指出的,現在藝術學校裡的孩子根本不在乎廣告和藝術的差別。你也許會問,他們為什麼該在乎?特別是其他人都不在乎的話。

 

文章標籤

jus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作者:克里斯.米勒        晶片戰爭:矽時代的新賽局,解析地緣政治下全球最關鍵科技的創新、商業模式與台灣的未來

 

前言 矽時代──半導體定義的世界


2020年8月18日,美國驅逐艦馬斯廷號(USS Mustin)獨航穿越台灣海峽的北端,艦上的五吋砲口朝向南方,並重申這些國際水域並非由中國掌控——至少現在還不是。馬斯廷號往南駛去時,強勁的西南風吹過甲板。高空雲層在海面上投射的陰影,似乎一路延伸到福州、廈門、香港等大型港市,以及散佈在華南沿海的其他港口。在東方,台灣島在遠端屹立著,那裡是一片人口稠密又廣闊的沿海平原,其間散佈著聳入雲端的高山。船上一名戴著海軍棒球帽與外科口罩的海員舉起雙筒望遠鏡,掃視著地平線。這片水域上擠滿了商業貨輪,把亞洲工廠生產的商品運向世界各地的消費者。

文章標籤

jus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70至80年代的日本,是一段令人著迷的黃金年代。
都會男女紙醉金迷的戀曲,唱出日本經濟起飛時的時髦生活,用一張張黑膠演繹夏日海灘風情,哼出「永遠在度假」感的搖擺音符,更封存了山下達郎、竹內瑪莉亞、大瀧詠一等歌手的神級地位。
隨著90年代近十年的沈睡,多虧千禧年後的音樂人以混音、翻唱等形式,再次挖掘這塊珍寶,透過上千萬點播率的串流平臺,重新定義了70、80年代的狂放與自由。直到現在,我們才知道,所謂的「City Pop」,就是就是永不退流行的復古潮流。
本期秋刀魚將跟著黑膠轉動「City Pop」的文化脈絡、細數「City Pop」如何在世界掀起風潮?更搜羅臺日音樂人對「City Pop」見解與私藏推薦,作為臺灣人第一本認識「City Pop」的入門特輯,邀請你跟著音符,搖擺進入City Pop世界裡的 A LONG VACATION !
秋刀魚 秋季號/2022 第37期:Do you love City Pop?
作者序
Welcome to 1970's——

音樂與律動,是最真實的感受。

如果說流行文化是一種集體意識,當熱潮退去,能否成為「歷久彌新」的關鍵,是沉澱後的再次甦醒。「City Pop」就是個完美示範,80年代日本音樂,對某些人來說是年輕時的舞廳回憶;對90代出生的人們而言,聽起來「復古」的音樂,卻是一種全新的感受;同一首歌,在21世紀有了共創新流行的不同表述。

就像雜誌人的浪漫情懷總是這麼說:「雜誌是時代的縮影。」直到我在日本唱片行隨手翻上一張黑膠,聽著從未聽過的日本專輯,突然有些興奮與嫉妒;興奮的是,被「挖掘」的老專輯們拂去灰塵後,像是寶石般璀璨發光;嫉妒的是,老歌像是一本本老雜誌,用音符就能唱出文化與時尚。在「喜好推播」的數位時代,如果不是挖掘黑膠的歷程,我不會認識渾厚嗓音的松田優作;也不會知道,原來山下達郎是我著迷傑尼斯偶像時期,KinKi Kids出道作〈硝子の少年〉的詞曲創作人;更不會知道上千萬點閱率的〈Plastic Love〉,不只是原唱竹內瑪莉亞的經典之作,更是港星梅艷芳當紅翻唱曲。一時之間,雜誌與黑膠,像是兄弟般,一個用文字、一個用歌聲,不約而同記錄下時代中最迷人的輪廓

被堆積在記憶深處的黑膠們,因串流平臺打破載體邊界,重新定義當年不存在的「City Pop」一詞;昭和時期對未來想像的慵懶之音,如今從歐美紅回亞洲,最後以全新姿態落腳日本,上世紀的時空膠囊被打開,與2022年的聲音交疊成橫跨世紀的雙軌創作。真羨慕下個50年的人們,將能二次沈澱,帶著這兩個時代的創作,感受近代日本對城市的想像。這趟激勵人心的翻紅旅程,再次驗證,好的創作無論沈寂多久,終將被人看見。

為記錄「City Pop」在這世代的新旋律,本期邀請日本知名樂評人柴崎祐二首度為臺灣書寫日本音樂流變、直擊日本唱片行殿堂TOWER RECORDS與HMV record shop,獨家專訪奠定音樂畫風的藝術家永井博與鈴木英人,同時有請音樂專欄作家dato擔任客座主編,與樂評因奉從臺灣音樂視野譜出屬於我們的歌。並在多年後與Yogee New Waves再次聚首,暢聊80年代音樂對日本創作者的影響;二訪落日飛車、大象體操進軍日本演出後的熱血沸騰,及從黃玠的臺日合作單曲中,聽見音樂如何推倒國界藩籬。

盡情搖擺吧!如同山下達郎〈Loveland, Island〉中唱到:「原本沙漠般的街道,竟成了南方的綠洲。」City Pop像是這時代的綠洲,期待在音樂的夢境中,能與最自由奔放的想像相遇。
文章標籤

jus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積電vs.台積電
全球半導體王者3挑戰!下一個2兆營收哪裡來?

3年疫情紅利在 2022年底結束,受益的台積電也在去年創下史上最高營收、獲利和毛利率,並超車三星和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公司。
面對今年上半年市場消化庫存、海外設廠成本飆高、先進製程需 求減緩和人才供應持續短缺,占台股總市值3成的台積電,還保有過去36 年來的高速成長動能嗎

<數位時代 4月號/2023 第347期:台積電vs.台積電>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特別收錄 / 編輯的話:

皇冠的重量

文章標籤

jus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科學人雜誌 4月號/2023

特別收錄 / 編輯的話:

明亮的夜,人造的星――告別曾有過的寧靜星夜

文 / 孫維新

文章標籤

jus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什麼很多優秀的人,都把鬧鐘定在早晨5:57 ?

  文/書單君

  話說多年前,我在某知名的紙媒上夜班,每天下午3點上班,晚上11-12點下班。

  工作很嗨皮,同事很奈斯,就是太辛苦,每到晚上10點,別人準備睡覺,卻剛好是我們這些夜班狗最緊張的時刻,辦公室里東奔西跑,電腦敲得劈啪作響。

  子夜時分,別人已進入夢鄉,我們卻帶著滿臉油和大把脫落的頭髮剛剛到家。

文章標籤

jus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試著把運動健身常態化,反而省下更多時間   - 生鮮時書:

#什麼是常態時間?

在 《知識變現》這本書中提到了常態時間的概念,所謂的常態時間,就是每天做固定做同一件事情的時間,例如吃飯、睡覺、通勤、工作。

和零碎時間不同,常態時間通常是你的「第一選擇」,在常態時間做的事情通常是你潛意識裡比較在意的事項,或是不做會覺得哪裡怪怪的活動。

在時間管理中,我們根據自身對某件事的重視程度,給予不同的優先級與權限,而常態時間就是屬於比較高的優先級。

文章標籤

jus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無論多愛一個人,都別做這三件事

  文/茶茶

  張愛玲說:見了他,她變得很低很低,低到塵埃里,但她心裡是歡喜的,從塵埃里開出花來。

  感情真的是很神奇的東西,它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,甚至改變一個人的言行,讓你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。

  人總是很容易因為愛得太用力而忘了給自己留幾分餘地,全身心投入一段關係,可往往付出得越多,最後反而被傷得越深。

jus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、鳥欲高飛先振翅,人求上進先讀書。——李苦禪

2、越是沒有本領的就越加自命不凡。——鄧拓

3、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——孔子

4、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。——列夫·托爾斯泰

5、立志是讀書人最要緊的一件事。——孫中山

jus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一晃就老,別自尋煩惱

  文/饅頭

  1

  聽過一句話:世界上最容易的得償所願,就是自尋煩惱。

  身邊一個朋友已經連續失眠半個月了,不是因為工作量大,而是因為自己的“遠慮”。她剛跳槽到一家知名企業,不到一個月,招她進去的組長因為和部門總監鬧了矛盾提了離職。

jus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